你好,欢迎来到南谯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爱心在服务中升华
——记南谯区劳模志愿服务队
发布日期:2018-11-07 信息来源: nqwmw 作者: 付德才 汪 娟 浏览次数:1194

 

劳模志愿服务队成立  图片来源:南谯文明网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听着耳熟能详的志愿服务誓词,让人心中不禁对“志愿者”肃然起敬。

在南谯就有这样一支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群体,他们就是南谯区劳模志愿者服务队。该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以“弘扬劳模正能量,奉献社会树新风”为主题,发挥劳模的专业优势,先后组织劳动模范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广泛开展爱心帮扶、医疗保健和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彰显了劳动模范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进社区开展慰问活动  图片来源:南谯文明网

南谯区劳模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全部由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的市级以上劳模组成,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统一标识,亮明劳模身份。为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区总工会把每年5月设立为“劳模志愿服务活动月”,组织劳模志愿者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开展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学生教育、创新咨询、农林技术等服务活动。用劳模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劳模志愿者服务队采取集中服务和分散服务、定期服务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既可参加区总工会统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展社会公益和劳模宣传活动,还可结合文明创建组织开展活动。区总工会每年集中组织劳模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同时,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档案,对劳模志愿服务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及时登记,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用爱心诠释善行

“帮助大学生就是帮助国家的未来,作为志愿者我更应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没什么。”全国先进工作者龚建国面对采访捐赠善举的记者,话语总是平淡而朴实。

今年,龚建国积极响应省总工会“弘扬劳模精神,助推学子成才”活动号召,建立劳模社会实践基地,为滁州学院4名大学生提供文职、销售等勤工俭学岗位,在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的同时,帮助贫困学子通过勤工俭学顺利完成学业。

早在2000年,龚建国就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滁菊研究所通过和南京农业大学、滁州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合作单位在市科教园区筹建“滁菊高新技术产业园及高校实训基地”,为500多名学生免费提供课外实训机会,为30多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6名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开展“劳模送清凉进军营”活动参观军营  图片来源:南谯文明网

区总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年“五一”劳动节和春节前后,组织劳模志愿者深入社区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志愿者送上慰问金的同时,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坚定生活的信念,鼓足勇气战胜困难。目前已累计慰问十余次,慰问困难职工近百人,慰问金十多万元。开展“劳模送清凉进军营”活动,为驻地官兵送去慰问金和防暑降温物品,共叙军民鱼水情。

“能够帮助山里的孩子圆梦,这也是我的梦想!”市先进工作者孟雪玲对每每问起自己做公益支教的初衷时,都会这样说道。

孟雪玲在大柳中学支教  图片来源:南谯文明网

孟雪玲原本是南谯区乌衣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2010年得知位于山区的大柳初中缺少语文老师的消息后,她自告奋勇,第一个报名前往支教。当年9月,她背起行囊,离开了丈夫和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来到了离家50公里的大柳初中。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她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一年支教很快期满,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孟雪玲不仅自己没有离开,而且还动员在乌衣中学任教的丈夫一同前来大柳中学支教,最终她们一家三口举家搬到山区,全身心投入支教。三年如一日,将人生最华美的乐章,无私奉献给大山深处的孩子。

打造志愿服务“金牌团队”

劳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启动仪式签名活动  图片来源:南谯文明网

劳模志愿服务队每一名志愿者都在默默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目前区“劳模”志愿服务队已有志愿者20人。他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主动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0余次,服务总时长约2000小时,受益人数5000余人。

劳模是社会的精英,为了使劳模志愿服务活动不局限于学雷锋、义诊、帮困等日常志愿服务活动,总工会正继续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用创新思维不断拓展劳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着力打造志愿服务的“金牌团队”,不只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也继续弘扬新时代劳动模范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