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南谯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南谯区:“1234”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欢乐歌
发布日期:2019-07-05 信息来源: nqwmw 作者: nqwmw 浏览次数:1038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南谯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1234”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

围绕“1”个主题,引领工作方向。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今年累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56场、“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102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0余场、“劳动美”社会实践220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65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41场,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实践文明公约,争当文明小市民”等主题实践活动200余场。

强化“2”个保障,夯实工作基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强化制度和经费保障,形成区委、区政府统筹,区文明办、教体局牵头协调,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区文明委、区创城指挥部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统筹起来,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督导。成立了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南谯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包保工作组,印发了《南谯区2019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对照测评体系,明确任务分工。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将未成年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区投入238万元用于40个测评点学校,包括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的氛围营造和活动开展。

开展“3”个结合,促进纵深发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模式,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发挥学校龙头作用。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以校长负责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招募师生志愿者18000余名,建立了以贲宗美心理健康辅导室为代表的各类活动室80余个,全面落实德育课程,强化立德树人功能。二是发挥家庭育人作用。先后设立家长学校40余个、家长委员会450余个,依托皖东父母大课堂,开展家教讲座(报告)23场,评选出30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三是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延伸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阵地功能,40个测评点学校均与社区结对共建,打造出扬帆学堂、四点半课堂、爱心家教等未成年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品牌。

狠抓“4”个关键,营造良好环境。区未成年人联席成员单位抓主抓重,集中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抓阵地建设。40个实地测评点做到每月检查全覆盖,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和乡镇考评,巩固和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成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内设活动体验课,上半年共服务青少年1000余人次。二是抓主题活动。举办“献礼七十载你好新时代”“党是阳光我是苗·我是创城小先锋”幼儿书画展等各类主题活动800余场。积极参加市优秀童谣评比,其中3首童谣作品获市二等奖,4首作品获三等奖,获奖数量居全市第一。滁州市第四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小舞台·大文化”鼓号比赛中荣获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特等奖。在滁州市2019年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展演中南谯区共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4个。三是抓媒体宣传。在南谯文明网、文明南谯微信开设专栏刊播“关爱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近200条,在省级主流媒体刊播《大手牵小手从心理上关爱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信息稿件6篇,南谯区文明办选送的实验小学传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曲被中国文明网采用,全市仅此一首,组织学生收看文明新风公益广告视频约800余小时。四是抓执法监管。出动执法人员216人次对285家校园及周边商店开展“五毛食品”专项整治,交办食品经营问题137起,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开展集中整治3次,检查网吧10家、检查图书音像制品摊点20余处,收缴疑似淫秽光碟300余盘,非法出版物200余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