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安亩家庭农场滁菊种质资源保护区 图片来源:大柳镇
道德模范朱含龙为群众剖析自己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业绩 图片来源:大柳镇
近年来,大柳镇把建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需求,整合现有资源,倡导文明理念,开展志愿服务,培育特色品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汇聚起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和新力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基层绚丽绽放。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播时代新思想。组建由专家学者、机关党员干部、草根群众、百姓名嘴成立的多元化宣讲队伍,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特点,探索面向基层党员群众的“田间课堂”“学生课堂”“银发课堂”“墙根课堂”宣讲模式,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多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宣讲,用老百姓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还把理论政策、时事热点编成三句半、快板书、顺口溜等,用群众听得懂的土味语言、感兴趣的文艺节目,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50多场次,受益党员干部群众3000余人次。
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图片来源:大柳镇
2022年安徽“村晚”文艺演出 图片来源:大柳镇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民办事零距离。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精准化、常态化对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结合每月的主要工作和社会热潮,提前制定志愿服务计划,精心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组织100余名志愿者包联农户,每月上门走访,通过微信、电话随时听取群众诉求,及时提供上门服务,基本实现户户到、时时联、事事帮,帮助群众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公共设施维护、河道清理等各类急事难事300余件,定期到困难家庭中开展帮扶活动260余次,常态化组织农业专家、技术能手深入基层20余次,向群众传播致富秘笈,为乡村振兴积蓄后劲;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在辖区内广范开展文艺汇演活动20余场,以文化人、鼓舞斗志,提振了广大群众聚力乡村振兴的信心。
“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大柳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双向融合、双向赋能。整合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力量,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治中心—网格长—网格员—农户”的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搭建群众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大合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础上,建成8座“党群连心驿站”,以“党群连心驿站”引领村民自治为抓手,打造微阵地、微服务、微治理“三微”模式,以驿站为阵地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交通、文明劝导等宣传,教育引导乡村居民摒弃陋俗,追求文明新风尚,开启了村民自治及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华严庵村组织志愿者清扫孤寡老人门前道路积雪 图片来源:大柳镇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大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