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构筑有温度、有风景、有信仰的思政课堂,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讲好故事,让思政课堂饱含“温度”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句句铿锵,振奋人心,奠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湖心路小学教导主任穆瑞说:“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老师!老师们要有温度,要有亲和力地讲,真心实意、理直气壮地讲。”要办好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几把“刷子”,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才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湖心路小学思政课运用故事法教学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增强国家归属感,民族自豪感;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思政课堂学生的兴趣,可以提升思政课堂学习氛围的“温度”。平时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身边教材内容,定期开展党史故事分享会。思政课上学生将自己读到的相关党史故事、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与全班同学分享,学习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表达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将党史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心得体会;孩子们结合教材中相应的人物、片段,挖掘背后的故事,寻找教材中的故事与党史故事的共同特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百年历程,百年追梦,百年辉煌,复兴中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昂扬斗志。
多元课堂,一道美丽的课堂风景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思政教育应加强实践,只有走出课堂,走进场馆,贴近自然,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有机结合,培养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湖心路小学思政课堂多元化设计、多元化呈现,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在积极参与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既掌握了理论也提升了能力。
在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内容时,韩云老师独辟蹊径,她采取三步教学法。第一步,设计问题,让学生课前准备;第二步,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包括陈述、辩论、讨论等形式,大家或“唇枪舌战”、或讨论热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三步,韩云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得出结论,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点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坚定制度自信。
传播真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老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上好思政课,要求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过硬的人生导师。
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信仰、研究、传播和讲授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湖心路小学书记方大军、校长王孝勤带头走进课堂上思政课,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讲清楚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说的这句话引发了老师们的热切讨论。年轻党员、思政课教师范永强说,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前提是老师自己先得有信仰。这就要求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然后再践行,最后才能做到会教。
多种形式,让思政课落地开花
思政课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前五分钟开展“经典童书读党史”活动,学生以自读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书,借助书中的文字、图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从而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迈好人生第一步。绘本故事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外延,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将思政课内容融入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让学生用灵动的画笔和生动的色彩,学党史、颂党恩,牢记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展演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相关党史知识,策划剧本,合作演出,亲身体验和参与更好地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另外,我们依托滁州市藕塘、皇甫、章广等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瞻仰革命遗址、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学好新思想,争做接班人,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寻找党史故事和伟大的英雄榜样人物,把研学活动的收获带回道德与法治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分享。最后,教师将思政课教育延伸到家庭层面,向家长宣传思政课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实现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领,进而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如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如开展“好家风”评选活动、“红歌家庭演唱会”等,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方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