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南谯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柳镇巧用“加减乘除”交出乡风文明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2-05-05 信息来源: 滁州日报 作者: 周慧萍 浏览次数:914

 

2022年4月4日华严庵村开展村民学习红白理事会章程,教育他们做好文明节俭,崇尚科学理念。拍摄者:陈开春。单位:华严庵村。.png

村民学习红白理事会章程  图片来源:大柳镇

近年来,南谯区大柳镇巧用“加减乘除”法,积极培育向上向善力量,让文明新风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扎根。

聚焦阵地建设,在资源整合上做“加法”。通过全面摸排全镇现有各类资源,盘活8处闲置宅基地,整合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党群连心驿站等阵地,打造“党建+文明实践”综合体。同时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从集镇向农村、中小学校、非公企业延伸,将村头村尾、田间地头等“小微”场所拓展为文明实践点,使文明实践全域铺开。

倡导文明新风,在移风易俗上做“减法”。出台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明确红白理事会办理流程,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宣传栏、文化墙、悬挂条幅等宣传形式,创新教育方式和途径,引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

丰富群众生活,在特色活动上做“乘法”。该镇打造非遗民歌唱小康志愿服务项目,在南谯民歌固有的歌曲基础上进行延展、改编,创作《滁州文明16条2.0》《四代人的绿色守望》《婆与媳》等曲目超过50首,将政策理论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身边的典型事迹用文艺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家长里短“小故事”搬上舞台。自成立以来,共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进社区等文艺演出活动180余场,受益群众12000余人,让“非遗”文化“飞进”寻常百姓家,让文明乡风传播你我他。

纾解群众矛盾,在社会治理上做“除法”。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由“五老”人员构成的矛盾调解队伍,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房檐、地头,有效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整合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力量,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治中心——网格长——网格员——农户”的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今年以来,该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多形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为乡风文明注入新活力。

2022年4月8日大柳镇开展“传承最美家庭力量,弘扬时代良好家风”主题宣讲活动,聆听全国最美家庭高青旺的家风故事,感受良好家风家训。(拍摄者:周慧萍;拍摄单位:大柳镇).jpg

“传承最美家庭力量,弘扬时代良好家风”主题宣讲活动  图片来源:大柳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