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柳镇立足乡镇治理实际,以党建为统领,通过优化网格管理、强化矛盾化解、引导群众参与,破解基层治理“力量散、响应慢、矛盾多”等难题,推动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精织网格治理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体系。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将全镇4个村(社区)划分为2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整合民政、社保、综治等部门力量,设立便民服务站,2025年累计为群众办理社保认证、医保缴费等事项4600余件。
筑牢矛盾化解屏障,守护乡村“和谐底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党员为骨干搭建矛盾化解平台。一是组建党员调解队,从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中选拔有威望、善调解的人员,成立4支村级党员调解队,采取上门调解、现场办公等方式,2025年累计化解宅基地纠纷、赡养矛盾等各类问题340余件;二是建立矛盾预警机制,依托网格党小组,定期排查上报,对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2025年共预警处置征地补偿、劳资纠纷等潜在矛盾45起,避免矛盾升级。
凝聚群众共治合力,点燃发展“内生引擎”。坚持群众的事群众管,以党建引领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一是搭建议事平台,在每个村(社区)建立“党群议事会”,由党员带头召集群众讨论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2025年确定农村一事一议民生项目5个;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群众参与治理活动可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2025年累积兑换物资810件,带动更多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共治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大柳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网格管理、矛盾化解、群众参与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