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南谯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柳镇: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11-04 信息来源: 大柳镇审核员 作者: 曹诗琦 浏览次数:13

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队伍,为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广辟渠道选贤能,群英荟萃强根基大柳镇坚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标准要求,打破身份、行业壁垒,拓宽选贤任能视野,激活本土人才“蓄水池”。深挖“乡土菁英”潜力重点遴选熟悉村情、扎根乡土、发展能力强的本土人才。如曲亭村致富能手刘铭璇,作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者,她敢于逆行,积极投身农业事业,带动1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5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广纳“归巢鸿雁”动能积极吸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返乡人才。华严庵村返乡大学生、年轻后备干部等2人,运用管理经验,在村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培育“治理新苗”活力注重发现善于村务管理、热心公益的优秀青年。选拔中注重能力结构互补,避免偏重单一类型群体。例如针对横塘村菌菇产业升级需要,侧重引进有市场营销专长的人才,确保队伍整体功能最大化。

精构梯队传薪火,青蓝辉映育良材大柳镇科学规划队伍年龄梯次,构建“老中青”三级联动梯队,确保事业薪火相传。“压舱石”稳大局储备45岁左右骨干力量,发挥其政治成熟、作风扎实优势。例如横塘村副书记赵国传,凭借20年调解经验,妥善化解多起征地矛盾,凭借深厚村情民情积累,为矛盾调解提供关键支持。“顶梁柱”挑重担将35-45岁优秀人才作为中坚力量,彰显中流砥柱的实干精神,为承上启下开辟崭新道路。“生力军”促创新大力储备35岁以下青年力量。例如各村年轻组织委员、后备干部等在工作中善用新方法,聚英才、破难题,带动各村新生力量发展。

巧搭平台淬真功,新老帮带壮幼苗大柳镇为新任干部量身打造成长路径,以多元实践平台加速能力淬炼。“导师领航”传薪火。精选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的离任干部结对帮带。针对事务繁琐的组织、民政等工作,悉心听取老干部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为工作做好谋划部署。“项目练兵”强筋骨安排新任干部牵头重点项目,采用新型历练成长路线,为村级事务工作添砖加瓦。“成长档案”精培育建立“一人一策”成长档案,记录在矛盾调解、产业推进等12类场景中的表现。结合个人评估开展“短板补强”特训,如组织群众工作薄弱干部到经验丰富干部办公室跟岗学习,对产业发展能力不足者安排赴实训基地进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