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施集镇以“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积极创新探索党建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建 图片来源:施集镇
“党建+铸魂”,赋能基层队伍新提升。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推动12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1元钱的光影故事”“红周到”等党建品牌,一体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农户信息采集率100%。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灵活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书记上党课”“田间课堂”等12次,覆盖党员群众600余人次。持续摸排村级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补充至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切实提升乡村整体干事创业风貌。
种植基地 图片来源:施集镇
“党建+产业”,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着力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产业中的组织核心作用,按照“党员+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先行在丰山村打造食用菌和精品果蔬等2个示范基地,邀请农技专家、致富能手对种植户“手把手”教学。依托井楠村茶产业基础强、茶品质优良等特点,与中茶所合作共建茶叶研究种植基地,积极推动农业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2022年,施集镇“西涧春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统一商贴牌销售和管理,茶产业销售额现已达8000万元,农户年增收超4000元,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基层社会治理 图片来源:施集镇
“党建+治理”,探索为民服务新路径。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覆盖,调整优化79个党建网格,深入开展“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围绕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乡村振兴一环线等2个节点,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做好道路沿线亮化工作,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及时补齐群众生活短板,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围绕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建立党政领导干部“1+5+N”包保制度,今年以来共接访群众35批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0余件。结合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承诺践诺,创新开展“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让特殊群体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