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近年来,南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总目标,深耕理论宣讲、道德培育、文化服务、科普教育、健身体育等实践领域,打造出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项目。它们或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或是浸润人心的“营养液”,或是联结党群的“连心谯”,让“文明之花”在南谯处处绽放。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依依桑榆暖”文明实践项目
基本情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龙蟠街道龙蟠南苑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5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16%。根据老年人口多等实际情况,社区2020年7月成立“依依桑榆暖”关爱老人文明实践项目,秉持“让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的初心和目标,为辖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健身、心理抚慰、医疗、智慧助老等各类服务,项目核心成员10名。该项目荣获2022年南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3年2-3月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月评十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滁州市第一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3年滁州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主要做法(一)“五个一”,老有所依。
“依依榆桑暖”文明实践项目的志愿者们在社区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入户上门调研居民生活情况,摸清服务对象基本需求,筛选各类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员,并认真综合评估,与老人们建立“五个一”日常联系制度,围绕五个“一”开展各项志愿服务。“上一次门”即在各类节日到来之际,上门慰问和关爱空巢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送一张卡”即为老人发放暖心卡,实行一对一帮扶,更好更快地解决老人的需求;“聊一会天”即深入了解并解决老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帮一把手”即定期上门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清洗卫生间、清洁厨房等,帮助老人建立与子女“定期联系制度”,确保老人生活有保障;“提一次醒”即向老人科普健康知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测量血压、检查身体。
志愿者为辖区的老人量血压、测血糖
志愿者联系爱心商铺为辖区老爱心义剪
(二)幸福“食”光,老有所养
幸福“食”光,老有所养。针对辖区内空巢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行动不便等人群“自己做饭难、出去吃贵、不会点外卖”的实际就餐困难,帮助他们办理老年食堂就餐卡,享受到热气腾腾、经济实惠的饭菜。对一些高龄失能不便出门的老人,志愿者送餐上门,顺便为老人清理卫生、义务理发,拉拉家常,给他们送去亲人般的关怀。项目为10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免费上门送餐服务,并为2名百岁老人过生日等,稳稳地托起老年人晚年幸福“食”光。
志愿为辖区老人送腊八粥
志愿为辖区百岁老人举办生日宴
(三)健康相伴,老有所安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养老新模式,项目开展免费理发、量血压、中医推拿、保健知识咨询等多项志愿服务为辖区老人解决了日常身体健康需求,也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举办“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等4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关爱老年人”讲座,开展“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宣传活动。目前,项目已为500余名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用实际行动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
志愿者进行爱心义诊体查口腔健康
志愿为辖区老人普及法律知识
(四)智慧助老,老有所学
项目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向导,帮助老年朋友跨越数字鸿沟,志愿者通过“智慧助老”服务,以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内容,让老年人学习各类电子产品的知识,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方便快捷。“一对一”精确助老。一对一帮助辖区老人注册安装反诈APP并开通来电预警功能,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进而守住好老人的钱包。“手把手”用心助老。从社交文娱、交通出行、健康防疫、手机支付、交纳医保等多方面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使用培训。“面对面”贴心助老。面对面教他们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如何发布朋友圈、点赞等一些简单实用易懂的操作。
“翰墨飘香 老有所乐”书法活动
龙蟠南苑社区“依依桑榆暖”志愿服务项目
(五)特色活动,老有所乐
人生不言老,最美夕阳红。项目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举办老年象棋、扑克、太极扇等活动,使老年人在活动中焕发活力、彰显风采;组织剪纸、手工、绘画、书法等活动,老年人在参与中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参与感;在传统节日里,邀请老年人来社区参加包粽子、做月饼等传统民俗活动,每场活动都满屋欢声笑语,共计已有1000余位老人参加,精心策划的活动让他们深深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中秋月明 簪花寄情”活动
“时光有您 感恩相伴”主题活动
(六)发光发热,老有所为
霞披名阳情无限,霞染秋枫叶正红。老年是人的重要生命阶段,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使其参与社会事业。项目组建了以太极和书法为特色的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和红色教育志愿队,吸收“年轻”老人去服务“年长”老人和未成年人,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形成“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的场景。这种模式感染了辖区很多老人,并自愿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者为辖区未成年人讲红色故事
“传承茶艺进社区,品茗茶香沁民心”茶文化主题活动工作成效
(一)以民为本推动服务深化
“依依桑榆暖”文明实践项目自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服务人群超5000人次,共帮助老人解决各种需求2000余个。形成“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养老新模式,形成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让老人在小区里安享晚年的同时,也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丰富多彩。
(二)以文融情打造幸福邻里
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严重匮乏,项目注重挖掘、发挥文化的作用,召集五老志愿者成立书法、太极志愿服务队,让空巢老人广泛参与书法、太极等活动,以文化带动活动,以活动暖温人心进而空巢不空心。
(三)以心同行汇聚志愿力量
积极发现和培育具有潜力和特色的先进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志愿者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志愿服务领头人;目前8%的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自发成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和社会融合无缝连接,形成“受助者”变成“参与者”“助人者”的良好氛围。